光輝的五月,我想起的是許多父母支持貌似前程似錦的孩子,往外發展,而看起來最沒有成就的孩子,要求他在家裡,陪伴二老,這好像一直都是父母養子防老的策略。

 

如果好的孩子在外面賠本了,家裡就要傾家蕩產的幫忙,父母一直到老死,都不會感受到在家孩子的付出。

 

我不太懂,為什麼父母對家裡付出最多、陪伴在身邊的那個孩子,能這樣頤指氣使的嫌棄、命令⋯⋯只因為父母仗著生你、養你的恩德嗎?咦?這樣說來,是不是又感覺怪怪的?孩子孝順父母是應該的,畢竟是有恩之人,但父母真可以這樣無限上綱嗎?我以為自己的故事已經很離譜,沒想到,聽到婆婆講婆婆的故事,更是魔高一丈啊。

 

 

我的婆婆,只要沒有我,她堪稱是模範母親,含辛茹苦的拉拔三個孩子長大,對媳婦也不會囉哩囉嗦,只是她會包青天上身,要來公審我們家發生的事。

 

前一陣子,我們家換木地板,我看到很傻眼,這顏色真是我見過最醜的木地板,師傅還說零甲醛,但整間房子開窗戶開了快一週,味道還散不去,半年後,室內設計師的朋友來我家,立刻皺眉,告訴我,窗戶一定要打開,味道太重ㄡ

 

我沒跟某人抱怨過一句,因為某人玻璃心 ⋯加上我講了一百件事情,某人從來不聽,我們家暗的跟鬼屋一樣,五個燈泡只亮二個,他死也不換⋯⋯我用老本換了(因為燈泡很貴,所以一定要提一下),不到幾個月,燈泡又熄了,而且家裡的每個燈座都不會全亮,所以是不是很惱人?

 

然後,某人很妙,他喜孜孜的找了他媽來看。

 

去吃飯時,婆婆嫌到整間客人都豎耳傾聽,為了拯救大家,我開口:「那花色不是我選的。」

 

婆婆像氣勢萬千的交響曲~嘎然而止,「啊?不是你選的?」

 

救人救到底,「對,是某人選的,你覺得不好看喔?」

 

然後,婆婆的批評聲便沒了。

 

不過,我要說的是,婆婆的人生,也同我一樣,嫁人之前都很好命,嫁人之後,簡直是阿信,從她生老大、邊走邊痛四小時開始,到「婆婆的婆婆」如何偏袒自己的小兒子(某人的小叔),又如何誣陷她偷家裡的蛋去吃 ⋯⋯ 我真的蠻想幫我婆婆看一個 PODCAST 節目。

 

最經典的一段是,她在丈夫(某人的父親)死後,被趕出來。

 

某人的父親是長子,對家裡付出很多,但可能因為跟自己的媽媽個性不合,經常指責其不是,所以「婆婆的婆婆」非常討厭自己的大兒子,而偏袒相差十歲的么兒(疑?鄭莊公的故事再度重演),還在神明面前罵自己長子不孝。

 

據婆婆說,這是一種很嚴重的控訴,好像會咒自己的孩子死掉。

 

後來,某人的父親果然罹癌,在第二次復發時,婆婆拜託自己的婆婆,在神明面前撤回控訴(台語有一個詞,但抱歉,我忘了),以挽救丈夫的性命。

 

「婆婆的婆婆」死活不認,說自己才沒有在神明面前這樣做,婆婆與她爭論起來⋯⋯總之,婆婆的丈夫、某人的父親後來就過世了,那年某人才小六。

 

之後的遭遇,真令人傻眼。「婆婆的婆婆」竟然騙媳婦說,這間祖厝要賣掉了。

 

每天起早貪黑煮飯餵食動物、打掃十多間房間(三合院)的我的婆婆,想到三個孩子沒有落腳之地,趕緊出去找房子,好不容易說服一個被房客欠繳租金的房東,將這間鄉下的透天租給她,婆婆的說法很好,「我的孩子都在這附近讀書,我能搬到哪裡去?」

 

插個話,我也曾經帶過光光去台北賃屋一年,看過幾百間房子(誇飾法),都沒有人要租我。

 

最多人問我的是,你的孩子有毛病嗎?為什麼要上來住一年?還有更誇張的,所以~~帶著孩子的媽媽真的很難啊,年輕女孩子最好自己要有賺錢的能力,最好自己有房可居。

 

總之,還在悲痛之中的婆婆總算是帶著孩子安頓下來了,我看到她年輕的照片,瘦的跟紙片一樣,臉都是黑的,婆婆說,「那時候才剛搬家,前租客是做工廠的,地上牆上都烏漆媽黑,刷了好幾個月。」

 

我想,生活的疲累還不止於此吧,還有丈夫過世的傷心。但是,婆婆後來才發現,「婆婆的婆婆」全家根本沒有要搬家,只是找個藉口,把她與孩子趕了出來。

 

婆婆講到以前,仍是氣憤難平,即使我們一向不合拍,我還是一直問一直問,讓她把多年怨氣說出來,並不斷幫腔:「這人太超過了!」(是真的很超過)。

 

我問過婆婆,沒有找娘家幫忙或訴苦嗎?婆婆說,娘家太遠,而且誰要聽這個(指自己的不幸)?講了也沒用,所以都自己吞忍下來。

 

這樣也好,一筆帳了了,或許很多年輕人不相信,這算什麼?根本是被人欺負!是啊,我年輕時也不會信的,但等自己看得夠多,走得夠遠,就會發現,現世的帳無論怎麼算,都對不攏,你得攤開前世、前前世、前前前世的帳本,這帳才能合的起來啊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草仔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